工大要闻

回眸“十三五” 开启新征程|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十三五”发展纪实

责任编辑:宣传部作者: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1-01-25点击次数:


【编者按】时间的刻度,标注历史坐标,昭示前进方向。建校72年来,我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经济欠发达地区闯出一条非中心城市办一流大学的特色之路。“十三五”时期,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向党和国家、广大师生员工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开启了学校建设的新征程。

回眸是为了更好地出发。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校党委宣传部特在校内全媒体平台组织推出“回眸‘十三五’,开启新征程”主题宣传报道活动,讲述全校上下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奋斗故事,擘画“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蓝图,激发广大师生员工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接续奋斗,锐意进取,用实干担当谱写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崭新篇章!


凝心聚力谋发展 创新有为谱新篇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十三五”发展纪实

(记者 李彦,通讯员 耿继原)“十三五期间,公共管理与法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中心,以服务辽宁区域和行业发展为价值追求,以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工作主线,深化育人工作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师生为本、追求学术、造就英才、服务社会、特色发展的办院理念,贯彻文理渗透、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办学目标,各方面工作稳中有进,成绩显著。


党建引领 创新谋发展

学院党委荣获辽宁省先进党组织,全面推进辽宁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工作,科学设计党日活动载体,突出特色、务求实效,全体师生党员乘坐全国唯一的共产党员号列车前往沟帮子铁路党支部纪念馆开展党日活动前往阜新市矿山地质公园红色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组织开展了教育基地学党史、莫忘初心记使命守岗位、亮身份,三助一服等特色鲜明的党员系列活动。聚焦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树立典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院党员分别荣获全国煤炭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812月,学院荣获阜新市政务公开先进集体称号;20193月,在市妇联评选的巾帼建功先进集体中,经学校推荐,荣获阜新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8年荣获辽宁省先进党组织


人才培养 升级创佳绩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动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全方位多平台五个一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升级,提升一向二驱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和质量,打造专业方向强化班、专业志愿活动、求索基金、求索沙龙、求索学术论文竞赛、大学生学术社团、专业学术辩论赛、模拟法庭等八个载体推动学生工作质量升级;构建“1+1+8”学生工作发展模式,即构建一个格局、搭建一个团队、组建八个平台,完善了专业方向强化班管理体系;成立少数民族工作室,创造性开展少数民族工作室项目化人才培养,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学院还特别邀请暨南大学创业学院院长张耀辉教授等30名校友为学生做感恩教育、创新创业、人生职业规划等报告;学院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89篇,学生获得各类证书5000余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35%;荣获辽宁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奖、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优秀组织奖、校学生工作综合先进集体、红旗团委、先进团委、红旗学生党支部等集体荣誉称号。

五个一人才培养总结表彰


教学改革 实践结硕果

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学院积极组织教学改革,分别开展了合作教育、教与学模式改革、青年教师提升工程、教改立项、名师讲座等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教学改革方面,学院教师先后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辽宁省高等教育协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批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2项;课程建设方面,《刑法总论》《公共政策》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刑法总论》等3门课程获批校金课及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32门课程先后完成教与学模式改革;师资建设方面,1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获评辽宁省教学名师。

学院还积极推进合作交流,20198月,举办海外学者座谈会邀请英国利物浦大学吴树斌教授与学院部分教师进行座谈。座谈过程中,与会教师分别针对中外学科领域的差别、学科的发展问题等进行了交流。

辽宁省教学成果奖


研究 合作促发展

作为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年会的品牌学术活动——公共管理论坛,一直由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承办。十三五期间,学院通过公共管理论坛,先后邀请了20余位专家学者到我校进行学术交流。论坛紧密围绕辽宁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展开研讨,2019年论坛主题新时代辽宁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发展,这也是我校建校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2020论坛主题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共邀请到省内外九位专家做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的报告。

五年来,学院科研成果不断取得新发展,学院教师共承担省级以上课题48项,其中张丽艳教授于2017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项,使学院在国家级课题获批上有了新的突破;共计发表论文110余篇;作为第一作者或参与出版专著13部;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5项。

2020年辽宁省公共管理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


MPA工作谱新篇

十三五期间,正是我校MPA研究生工作全面展开的关键阶段。自2015年开始招生,截至2020年,六届共计招生440人。我校MPA培养质量在全国同批次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2018-2020年,我校MPA研究生撰写的案例共有3篇被教育部学位中心案例库收录。在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一的全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我校有2个案例获得百强的好成绩,1个案例获得全国最佳案例的好成绩,同时进入全国16强。案例入库数量在全国同批次学校中排在前10位;案例大赛获奖数量及质量在全国同批次院校中名列第一,得到全国教指委的充分认可。获奖师生分别被全国MPA教指委聘为授课专家,进行案例撰写和参赛经验的分享。

20208月,我校与沈阳师范大学签订《联合培养人才协议》,就MPA研究生培养中的课程建设、师资融合、学位点申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交流。

MPA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获奖


基地智库 示范见成效

2013年,我校获批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辽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基地由辽宁省社科联主管,依托于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几年来,基地致力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成果丰硕。20196月,携手阜新转型创新发展研究院与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完成辽宁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发展项目,并提交研究报告一份。20198,学院获批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基地辽宁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

获批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点基地


行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回顾“十三五”,公法学院无比骄傲和自豪;展望“十四五”,我们信心百倍,充满希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让承载着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素材来源公共管理与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