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要闻

聚焦两会 | 我校干部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一)

责任编辑:宣传部作者: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2-03-09点击次数:

踔厉奋发不负使命 笃行不怠开创未来

——我校干部师生热议全国两会精神

编者按:万里河山,春风浩荡,生机盎然。3月4日和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先后在北京开幕。我校干部师生高度关注两会盛况,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学习强国等多种途径,收看收听相关报道,密切关注两会热点,深入学习两会精神,围绕两会展开热议。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坚定信心、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将两会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营销管理学院院长 李宝库:

还沉浸我国成功举办冬奥的喜悦中,从“一起向未来” 的冬奥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踏着新学期的脚步,迎来了万众期待的全国两会。今年的两会是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历史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盛会。这些伟大的成就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认识到了这些伟大成就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和党中央坚强领导。今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是每一位辽宁人的责任和担当。特别是听到辽宁代表团举团提案,“将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种主动为之的务实精神让我感到振奋。我们学院一定认真落实教育部、教育厅工作重点部署要求,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双一流”建设,推进学院内涵式发展,为学校和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矿业学院院长 王东:

新冠疫情的成功控制、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以及当前局势下的经济正增长,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强大的综合国力。两会的成功召开,再次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在面对百年变局交织时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以学校“十四五”规划为依托,主动提升基础研究能力,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情系广大学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育人模式,做到精准育人,真正肩负起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高教研究所所长 王秀丽: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高等教育作为最主要的人力资源供给阵地、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在改变劳动者的能力构成、帮助青年适应社会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接受高等教育需求与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之间具有调节功能。高等教育要不断优化适应新发展格局需求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工程教育不仅涉及科学知识、技术方法,还涉及设计和管理的原理以及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条件等因素,作为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重中之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张光:

今年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斗的重要一年,全国两会肩负新的历史使命、承载人民新的期盼,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把教育这个事关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倍感鼓舞深感责任重大,更坚定了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专业建设的主阵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发有为,不负党和时代的召唤!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田国胜:

今年两会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时刻召开,意义重大。关注两会报道,聚焦政府工作报告,鼓舞国人卓厉奋发笃行不怠,一起向未来。回顾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21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达到两个8.1%,来之不易,振奋人心。展望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5.5%左右,体现了自上而下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转变,降低了地方政府必须完成GDP增速目标的压力,提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等,追求更有质量的发展。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民生好消息,无论是有关医保还是医药、教育改革还是教师待遇,农民工工资还是粮食产量等,再次提升了盛世中华每位国人的幸福感。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我们更要扎实做好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力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陈鹏:

今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正因为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大变局、后疫情的背景下,在面临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去年依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教育领域也不断推出改革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我将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更高效的工作作风服务师生,把党建工作与双一流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组织力,突出党组织政治功能,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用加强党建激发学科发展内生动力,从实处助推双一流建设,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辽宁振兴的宏大场景中打造力学特色研究型学院的生动画面,为推动学院、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奋斗!

校党委统战部、教师工作部副部长 杨笑卉:

全国两会的召开,使命重大、影响深远,将为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擘画蓝图。会议对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作为高校统战与教师思政工作的一员,要认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献计出力。今后将聚焦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组织我校党外知识分子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奋力谱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刘洋:

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报告中强调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我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形势严峻作为一线学生工作将全力贯彻上级防控精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学生健康安全;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统筹协调解决广大学生急难愁盼之事,加强服务保障,为教学与科研工作保驾护航;倡导全体学生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一手抓抗疫,一手促发展”中贡献环境人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杨福军: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从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到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从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到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让社会充满期待。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决心和能力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这是成就中国奇迹的重要密码,也是迈步新征程的关键所在。在全国两会上汇聚更多智慧与共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必将为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 王丽宏: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从基础建设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经济、医疗到教育等多方面,总结了过去一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提出了新一年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有力勾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走向,让全国人民触摸到可以期许的美好生活。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新的关键节点上举行的全国两会任务重大,意义非凡。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和基层党务工作者,我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积极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提升党建引领效能,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力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解书华:

每年春天,全国两会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政治活动,走过党的百年华诞重大时刻,迎来进入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今年的两会意义非凡。作为高校辅导员,我十分关注两会议程,尤其是与教育相关的话题。我校是一所身处辽西地区的煤炭行业划转院校,中央提出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真正破解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优质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有限教育资源协调分配与全面激励高等教育办学活力的矛盾,这些都让我切实感受到了高校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也更加明晰了自身的责任与担当。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让党旗始终在育人一线高高飘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体育学院团委书记 李叙瑶: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2021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绩,科学周密地部署了2022年目标任务,彰显了国家实力,提升了民众信心,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努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高素质体育应用型人才,为祖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

基础教学部思政课教师 于舒迪:

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华诞,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2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此次两会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在新冠疫情反复,国际形势复杂的局面下,我国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但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两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基础教学部思政课教师 姜珊: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2022年全国两会如期而至。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内容,为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教书育人,重任千钧惟担当。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装在心中扛在肩上把学校党委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力求实效,以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用优秀思政课教师的最高标准深耕主业,谋发展,安根基,以更加奋发的精神状态做好新一年新学期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随后的工作中我将带领学生积极关注、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重要精神,使学生了解国家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和国家政策,将个人成长成才有机融入到国家发展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软件学院辅导员 韩会霞: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国家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国家的强大给了我们安稳幸福的生活,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定将不负重托,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不懈奋斗,不遗余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矿业学院学生会主席 徐广焘: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学习聆听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对祖国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感到十分自豪。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将全国两会精神贯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青年一代朝气蓬勃,应积极担负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与责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奋斗姿态,彰显新时代青年风采,不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对国家、社会、人民有用的人才,为祖国地矿事业建设新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力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工程力学1班 史文辉:

全国“两会”事关国计民生,令人期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2年教育层面主要的工作任务是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等,坚持把教育这个事关千家万户和中国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我国目前有2.9亿在校学生,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沐浴在教育事业的春风里,深切感受到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是国家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者,生逢盛世,重任在肩,未来我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学,努力把知识转化于实际运用,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商管理学院金融18-1班 张淑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加强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发展、各族人民才能幸福安康。作为一名即将奔赴内蒙古自治区的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那就是如何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为同学们展示边疆人民团结奋斗、振兴乡村的美好画卷,用自己的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传媒与艺术学院动画18-2班 周露:

两会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党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我们应该积极地在思想、作风、本领上向组织靠拢,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与热情带给服务地的孩子们。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我很骄傲能作为新时代青年在西部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服务地工作后,我会立足自身岗位,发扬青年活力,勇担时代重任,脚踏实地,不断向前,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19-1班 朱硕:

一项项心系民生、胸怀万家的政策举措,解决事关人们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解决影响百姓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体现的是“担当”二字,彰显的是初心不改。新时代指引方向,新征程催人奋进。作为新时代青年,祖国的中坚力量,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更加感到“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一起向未来,“十四五”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