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本网将部分师生心得体会予以刊发。
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徐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根本和关键。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只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我们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所有课堂,引导学生铭记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将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作为教学管理者,要以伟大抗战精神为激励,不惧风险挑战,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全面提高我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做出贡献。
党委宣传部部长尹忠恺: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就是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要在师生中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让师生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在深入学习和不断领悟中,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听党话、跟党走。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离退处党委书记、处长潘继军: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激发起高举爱国旗帜、坚定道路自信、不惧风险挑战奋勇前行的决心和信心。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前进道路上仍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荆棘坎坷,我们必须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更好地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退休教工第九党支部书记刘洪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发出了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时代号召。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继承光荣传统,传承英烈精神,主动担当作为,要老当益壮,勤勉奉献社会,以告慰先烈先辈。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做党和人民放心的老同志老党员。
电控学院党委书记田国胜: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警醒我们勿忘抗日战争的历史,铭记伟大的抗战精神,传承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懂得并教育学生理性爱国、珍爱和平。我们要教育学生正视和正确评价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面对任何歪曲、丑化、否定的情况我们都要立场坚定的反对,我们也要教育学生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人民为中心,还要坚持斗争精神并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耕: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抗日战争史的伟大意义和伟大的抗战精神,指出抗战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总书记讲话紧扣历史、现实和未来,提出五个“绝不答应”,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深远影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高校基层教学单位,要全面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教育进课堂、进生活、进头脑、进灵魂,引领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爱国情怀,积极构筑民族气节,笃定必胜信念决心,锲而不舍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应管学院党委书记朱晓邈: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我们的自信就在于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我们有党的领导,有人民的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说到底,人民的幸福在于背后有温暖的国家。相信,一个更高水平开放的中国,定将给世界带来更好机遇,给企业以更大的商机,给世界以更强的信心,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复兴之梦。
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韩雪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铭记历史,不忘革命先辈初心。取得革命胜利是革命先辈的初心,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也是革命先辈的初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虽身处和平时代,也要牢记初心使命,继续砥砺前行,坚守教书育人的阵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奋斗。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副院长赵宏燕: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回望历史,伟大抗战精神展示的就是强烈的爱国情怀、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有责任把这种爱国情怀融入到教书育人中去,有义务给学生们上好抗战精神这一课,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的血液中。广大青年学生们也要立身为公,学以致用,弘扬浓浓的爱国情怀和伟大的抗战精神。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应以更宽广的视野面向未来,敢于创新,善于创造,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锲而不舍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向着美好未来继续前进!
力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和万
今天安稳的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同时,作为学院副书记,一定会以身作则,爱党敬业,积极引领同学们追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同学们都能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培养出爱党爱国,信仰坚定,吃苦耐劳的青年人才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为继续开拓先烈们的光荣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耿继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我深感到抗战精神那振奋人心的力量,它是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培育未来力量,国之栋梁。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党的领导下,学校坚持“四个服务”办学方向,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国际视野和“太阳石精神”的一流应用创新型人才。将继续引领青年大学生不懈奋斗,锐意进取,把无数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葫芦岛校区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王川:
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我要始终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拓进取,学会以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思考国际关系的同时,要立足学校发展的实际,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校史馆馆长:顾丹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最先涌上心头的就是致敬,向所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回顾我校历史,辽宁工大为支援全国解放和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对煤矿专门人才的需要而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培养煤矿干部的学校,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煤炭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在前进道路上,学校发展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和机遇,我们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伟大的抗战精神,学习他们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开拓创新,一定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管廷辉: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救亡图存,是腥风血雨年代中国人的共同意志;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最大的使命担当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历史的最好纪念 就是创造新的历史。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铭记历史、警示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14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广军:
鲜血与抗争写就的历史警示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上好抗日战争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的抗战精神这一课,传承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伟大的抗战精神精准地传授给新时代的大学生,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整个课堂,强化使命意识和政治担当,告诉大学生们厚植家国情怀,勿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基础教学部教师粱馨化:
革命先烈用血肉铸就钢铁长城,还国家以独立清明,75年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绝佳的爱国主义教科书,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我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当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扬新时代风帆,展新时代风貌,做新时代的践行者,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基础教学部教师率婷: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史为鉴,他强调抗日战争“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表明了我们应对危机的顽强精神,高度肯定了抗战精神的伟大意义。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国家和民族才能复兴,中国人民才能幸福。我们中国人民一定要铭记历史、不惧牺牲、砥砺前行。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更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以更多更好的优秀学术成果,服务于新时代,培育时代新人。
工商管理学院组织员于淼:
历史长河中,和平正义不可阻挡。爱国是义务,更是光荣,爱国主义是人类最深沉的情感。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要时刻将爱国主义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永恒主题,贯穿教育始终,使其成为每一名学生的坚定信念和精神力量。指导青年学生将个人之我融入到国家之前途,民族之命运,继续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勤奋学习,立志创新,崇尚文明,锤炼品德。
学生处教育科科长周云鹏: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身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应坚持立德树人,坚定政治信仰,厚植家国情怀,坚守育人初心,砥砺素质能力,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为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应重温抗战历史,学习伟大的抗战精神,唤醒当代学子爱国之心,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之中,肩负兴学强国使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研究生院组织员陈凯:
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2020年研究生教育大会的精神,何把研究生立德树人落在实处,如何把革命先烈伟大抗战精神与新时代国家建设结合起来,作为我校研究生党建战线的一名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在心,责任在肩,我们一定要为研究生搭建思政学习平台,拓展精品活动载体,架构创新创业奖励激励机制,使我校广大研究生一定要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切实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新活力、新动能。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学生冯丽华:
“鉴往事,知来者”。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众志成城为党和国家带来了必胜的信念。如今,抗日战争胜利已经过去75年,这场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实属不易,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珍惜,并团结各族人民,继续发扬和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承担起新一代青年的担当与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年的力量。
外国语学院学生陈奕如:
历史是最伟大的教科书,伟大的抗战精神始终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14年的艰苦奋战,无数先辈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我们应该珍爱和平,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定当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