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激发人才活力,生动展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形象,党委宣传部特推出“我的育人故事”专栏,讲述我校教师爱岗敬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书育人的生动故事,展现辽宁工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春风桃李,思政育人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除了授业解惑,我认为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奉献担当的精神。在教学及生活中,我会跟学生讲我心中的英雄,例如任正非、钱学森、王树国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学生在这些名人的熏陶下,将树立远大梦想,为成为国之栋梁而努力学习。
实践创新,教学育人
从教18载,我共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讲授过10门课程。教好一门课相对容易,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却更需要下一番功夫。在教学中,我采用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项目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创新思考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多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我主持辽宁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项,获得中国煤炭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参与完成本科生规划教材2部、辽宁省一流课程1门、省教改项目2项,省教育厅教学成果1等奖1项、2等奖1项、校级成果多项。
在第二课堂建设中,我通过指导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实验室的智能车、赛道、电路板是我和学生一起努力拼搏的最好见证。近年来,我指导学生获得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国家一等奖2项,华为杯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1项,华数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三等奖1项,获得各类赛事省级奖励20余项。其中我指导的智能车本科电磁越野组曾超越清华、北大等985院校,获得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我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省级1项,校级1项,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学生达1000余人。从培训到比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坚毅的品格、科研素养都得到了锤炼,他们将带着这些收获到祖国大地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科研亮剑,学术育人
校党委书记岑松在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上讲到,作为辽工程人,我们要在工作中发扬亮剑精神,迎难而上,勇攀高峰。自2012年以来,我开始从事电接触方向的科研工作,从当时的一穷二白,先后研制5台套故障电弧发生器,研制了家庭供电、电动汽车、工业电机变频器系统故障电弧实验平台。实验效果达不到预期,我们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精准完成电动汽车故障电弧实验,我们就和兄弟院校达成合作。为了完成高压电缆放电实验,我们就努力寻求和国家电网合作。科学研究,只要我们敢于去做,并且坚持去做,一定能够开花结果。13年来,我主持完成国家基金1项、省教育厅基金2项、企业课题2项,参与国家基金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发表SCI 1区TOP等高水平论文20余篇。
分级培养,导师育人
作为智控20级1、2班班导师,通过谈心谈话,大一开学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制定了学业规划。四年来,我指导成绩优异学生考研,指导实践能力强的同学参加比赛,指导考国家电网学生做好学业规划,我用更多的精力指导生活态度消极的同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至今,两个班级有4名同学保研,7名同学考上研究生,40余名同学进入国家电网、国电投、辽宁核电等央国企。
近年来,获得辽宁省强国行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校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教师、优秀班导师等荣誉称号,并于2024年作为校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发言。对我而言,每一次荣誉的获得都是学校对我的认可与鼓励,更是沉甸甸的责任。陶行知老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今后,我将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为示范影响学生,做好辽工程的一颗太阳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辽工程“立足阜葫、东进沈阳、西出蒙新、贯通丝路”的新发展布局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栉风沐雨奋进路,同舟共济向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向着明天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