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归处 国旗永存
(记者 孔晓茵,通讯员 赵华) 在我们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曾经有这样一位同学——张明明,2013年考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学院,同年因军训中的优异表现被选拔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国旗护卫队成员之一,2014年毅然参军,2016年退伍回到学校,进入我校建筑与交通学院学习,并担任国旗护卫队总教练至今。本将于今年年中毕业的他,却于今年九月,向领导递上了请假条,只为能抓住军训的时光,再次回到母校,为学校、为国旗护卫队训练出新一批更加优秀的守护者。
吾志隔山海 山海皆可平
2013年青春年少的张明明带着少年的一腔热诚,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新生军训期间因表现良好被选为国旗护卫队发展队员之一,经过了十五天的加强训练,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国护队员。在这里他遇见了志趣相投的朋友,感受到了老师谆谆教导的关爱,变得更加自律懂得自省,他的格局变得更加宽阔,面对鲜红的五星红旗,张明明内心的爱国之情更加深厚。
真正在国旗护卫队训练后,第一次将国旗扬起、大声唱响国歌的时候,张明明对祖国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从此参军入伍、成为一名真正军人的想法便在他的心头生根发芽。终于在2014年那个骄阳似火的夏天他穿上了期待已久的军装,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军旅生涯。他说直到现在当初那段入伍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从最开始进某部队装甲旅作为一名装甲兵,只停留了短短十天,到在特战旅到全军基层部队选拔时,经过考核筛选,加入特战旅,成为一名特战队员,更具难度的训练科目,更加严格的日常管理,从青春年少的大学生到血气方刚顶天立地的特战队员,两年的军旅生涯使他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蜕变。
张明明认为部队教给他的不仅有训练提升的专业素养,更让他的性格变得无比坚毅顽强,想起在新兵营那段时间,艰苦的训练不仅折磨肉体,更加冲击着自身的信念,是对国护、对祖国的热爱,支撑着他,顽强地挺过了新兵训练,同时也是凭借着这种强大的思想支撑,张明明顺利地完成了剩下的军旅生涯。
矢志不渝 初心不负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两年的军旅生涯中,由于部队的纪律十分严明,张明明很少能够与外界联系,可是他只要一有与外界联系的机会就积极主动的与校内国护的指导老师通话,询问现阶段国护的发展情况,时刻关心国旗护卫队的动态,正是这份对国护的热爱,让他时刻心系于国护。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在2016年张明明再次回到朝思暮想的校园,回归国旗护卫队,更见到了心心念念的曾经的队友们。归队后,他迫不及待地将部队上学到的东西,教给国旗护卫队,时刻心系把国旗护卫队变得更好,更强。天道酬勤,但问耕耘,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国护也变得更加系统化,专业化。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张明明终究不能一辈子在这里,2020年中,还是到了分离的时刻,张明明于今年毕业。但是他说到:“人虽离校,但心中国护永存。”他在阜新本地找了一份工作,为的就是随时可以为国护服务。在得知今年新生军训正常进行时,他请了一个长假,回到学校同队员们一起完成本次新生军训工作。他真诚的说到:“教官集训期间,我感觉到了队员们高涨的热情,凭借着这份热情,我相信本次新生军训工作一定会更加顺利,更加圆满。”
热爱诗书,却从未放下心中豪情。曾经两年军旅,从此军魂永存,聚拢起爱国的正气,肩负起社会的责任,此身不灭,军魂永存。明年盛夏一定能在学校操场的灿烂阳光下再见他矫健的身姿,明朗的笑颜。

(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