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作者:发布时间:2023-08-02点击次数:

学校创建于1949年,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1996年由阜新矿业学院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署协议共建学校,2013年获批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9年入选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24年机械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辽宁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新中国成立前夕,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支援和解放全中国,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人民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里诞生。1947年,中共东北局生产委员会副主任陈郁同志(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家首任燃料工业部部长)在鸡西市恒山矿区创办了“东北矿区工人干部学校”,并担任名誉校长,袁溥之任校长,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创办的第一所培养煤矿工人干部的学校。1948年秋,东北地区全境解放,为了支援全中国的解放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需要,东北行政委员会于1948年10月10日作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东北地区各大矿区,按照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的要求,先后成立矿山工业专科学校或者职业学校。其中,阜新矿立中等技术专科学校1949年1月成立,抚顺矿山工业专门学校1949年3月成立,中国煤矿工人东北速成中学1953年5月成立。经过十年艰苦创业,调整改造,迁并建设,这四所学校变迁为鸡西煤矿学校、阜新煤矿学校、抚顺煤矿学校、沈阳煤矿工业学校。1950年代末,四校先后开启本科办学先河。1960年代初期,四所学校合并,成为东北地区唯一的矿业大学。学校合并后定址阜新,定名为阜新煤矿学院,郭沫若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78年,学校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叶剑英元帅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6年,阜新矿业学院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七十多年来,一代代辽工程人铸就了“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形成了“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优秀毕业生,被誉为煤炭行业的“黄埔军校”。



下一条:学校简介